10.0分111分钟

如果声音不记得(1968)

  • 别名:如果 如果
  • 状态:1080p
  • 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大卫·伍德,理查德·沃里克,ristine Noonan
  • 地区:英国 剧情 
  • 导演:林赛·安德森
  • 更新:2023-08-22
立即播放
  • 剧情介绍
英国老牌男生寄读学校。新学年开始了,低年级学生米克·特拉维斯(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Malcolm McDowell饰)和他的一群年轻朋友们整日忐忑不安、大有作为。两位死党约翰尼(大卫·伍德 David Wood饰)和华莱士(理查德·沃里克 Richard Warwick饰)跟米克一起喝酒聊天,打发空虚而压抑的生活。一日,在观看橄榄球比赛后,米克与约翰尼偷偷溜出学校去咖啡馆和女招待调情嬉笑。此事让二人受到校方严厉的处罚。米克等人怀恨在心,决心报复学校的粗暴与野蛮。然而校方对米克等人进行了更加暴力的侮辱与虐待,米克等人与校方的关系愈发紧张。米克领导着低年级学生反抗着高年级学生的压制与欺辱,更竭力对抗着来自校方的独断专横和非人的压迫。由英国自由电影主将之一林赛·安德森执导的影片《如果》,根据戴维·舍文和约翰·霍雷特的电影剧本《反叛者》改编而成。影片拍摄于巴黎学生运动爆发的1968年,对英国寄宿生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和控诉。本片荣获1969年第2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70年第27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英语外国片提名等多项大奖。

推荐热播

    • 热门评论
        冰红深蓝2016-08-12 16:44:28  

      林赛·安德森代表作,1969戛纳金棕榈。上承[操行零分],麦克道威尔后启[发条橙],街头无影击剑同质于[放大],Travis于[出租车司机]中重生。分章节描叙,弥撒曲反讽,无规律曲直短长彩色交织(又一无心插柳之例)。狮吼与互噬的前戏+裸战跳切。瓶罐中的婴儿,校长抽屉里的主教,飞镖,呐喊,老毛。(8.5/10)

        火娃2019-01-13 17:31:33  

      7/10。安德森将军队、法庭、骑士和教皇来访的庆典等英国社会结构抽象化为各种符号,大量政治符号的运用多与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米克等人拿出真实的子弹准备起义的时刻,墙上的拼贴海报挂了一张列宁戴着波兰帽的照片,读书室的背景图片则是布拉格的捷克学生,宿舍床前张贴的切格瓦拉和饭堂中悬挂的保守政客肖像、讲台布置的老鹰装饰物,曲直短长和彩色画面交叉讲述不同场景暗示青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开场学生互相羞辱、性骚扰的群像场面调度,抽屉里躺着老师、偷摩托车载女孩溜草坪、搬出去焚烧的鳄鱼道具和放回柜子的胎儿标本瓶,荒诞冷峻的幽默感相当随意,结尾安德森让不同阶层的人物集中在礼堂听老兵的布道,据守屋顶的无政府主义学生用冲锋枪和迫击炮夸张地攻击,除了牧师头上的弹孔只见人跌倒不见人中弹流血,这场武装叛乱的荒诞剧直指五月风暴。

        耕石2010-12-19 09:58:20  

      说两件小事。姑娘在这里不是附属物。战斗是她的特征,也是他们相互认同的根蒂根基。她是独立的个体,这从咖啡馆里的狮子斗能看出来。放倒校长更是强化女叛逆的形象。片尾的大屠杀只是象征性的。大伙放枪那么久,只看到火舌,没看到人倒和血流。人物特写,镜头注重的是愤怒的释放,而不是嗜血的狂欢。

        Clyde2013-09-24 22:45:13  

      只是将影片看作是特殊年代的作品或者反体系体例的作品,都太低估了这部作品。不知道这部作品对库布里克是不是有影响,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在影片中的角色简直是《发条橙》中的角色的B面。写实、超现实、压制、反抗、鼓动、批判,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和他的小伙伴们,爆发了这一切的一切。

        苹果,绿的那只2010-07-04 20:06:15  

      最后是高潮,但没能达到G点

        寒枝雀静2017-12-10 15:51:32  

      D+/ 没有预先作任何了解直接看,然后就感觉24小时内又看了一部被过分散乱的剧本冲垮张力的作品。而这种散乱暗地里又是种种早已预备好的意涵,因而所谓的批判性总感觉是从最浅的表层堆砌起来的。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影评人电影的特征。还好还有《发条橙》,还有《大象》。最大的意义恐怕还是拍摄年份。

        要地本地飞鱼2019-07-07 21:58:06  

      两部讲校园枪击案的电影曾分别得过金棕榈,嗯,《如果》比《大象》早了30多年,嬉皮士年代英国也拍过这么叛逆的东西,压抑了100多分钟,就只为最后5分钟的怒火狂射,每一个角色都好漂亮,女的漂亮,男的俊俏,而画质有时曲直短长,有时彩色也挺迷人的。在整个世界愈来愈保守封闭、愈来愈循规蹈矩的年代,这样的电影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INsomnia2012-12-25 23:21:23  

      Hey!Teacher!Leave your kids alone!

        572012-02-01 21:58:00  

      1968,英国,基督教寄宿学校,很能想象出这样的剧情。“夜已经死了,人无法呼吸。”这样的抵抗便会发生。结尾推进了对问题的评论辩论,你究竟是站在屋顶向人群扫射,还是站在人群中向屋顶开枪?

        握不住的灵魂2012-08-05 21:50:11  

      之所以存在这些曲直短长镜头只有一个太过简单的缘故原由—— 导演林赛.安德森当时实在没钱买彩色胶片了。 。。。

        小岩菽2010-02-18 19:55:35  

      蓝眼睛狡黠又动人。青春,勇气,闯,其实没姑娘什么事儿。没钱买胶片?我宁愿相信那是标新立异的小我私家气势派头,过瘾。

        2010-02-15 17:12:11  

      如果的結果,其實就是沒有如果。

        2023-03-10 08:51:38  英国

      #TGC 长评 - 天文千里镜和显微镜都看不到自己。影片除了对于《操行零分》的扩充更是极大程度的塑造了《发条橙》。电影以一种讽刺表达强有力的对于男权主义,精英主义,殖民主义,阶级强权,宗教信仰和教育制度进行无情嘲讽。三个反叛者可以看作一体。构图特别很是棒,印象最深的是女招待的眼部构图,带有被殖民者的反抗意识,最后拿起枪也证清楚明了这一点。室内的镜头运动也很不错,曲直短长彩色的切换更像是以曲直短长施展阐发的欲望,彩色展现讽刺,所以感觉本片就没有现实,只有欲望和超现实,酒吧那部分欲望的施展阐发更是被搬到了《发条橙》中。墙上的贴纸也无不展现影片的意图,共产主义才是硬道理呀。听觉上最常出现的《Missa Luba: Sanctus》是拉丁语弥撒曲,更主要的是此曲以刚果共和国传统气势派头演唱,以南非为表达的反殖民意图很明显了。

        云雾敛2019-08-21 23:54:08  

      片名与结尾段落中长期扫射无一伤亡的段落一齐挑清楚明了最后的反抗只是假想。与其他同属英国新浪潮影片不同,《如果》没有《小孩与鹰》或《长跑者的寂寞》那样现实主义的深邃深挚,它用一种青年决绝的反抗姿态,展示了那份叛逆的样子容貌。电影巧妙借用了寄宿学校中老师与学生的天然隔阂关系,将那份压迫做到了最极致,但在遮云蔽日的阴影之下,学生并不是是一股颓丧之气,反而可以自我的开创精神家园与进行行动反抗,在一次出格一次惩罚的拉扯之中,最终到达了撕破那份各项权利赋予的压迫脸皮的地步,但结果到底如何,也可能正如结尾的枪战,反抗并未发生,压迫者也并未退出舞台,但反抗者依旧不死。电影并未因反抗性而空喊口号,而是植入了极多浪漫无比的场景以体现期盼目标的美好,这份技术与内容上的理想假设是电影迷人的真正的地方,也为最后的反抗奠定了根蒂根基。

        小A2012-01-04 06:37:00  

      9.5 林赛·安德森把庄严和戏谑同时加入了这场学生的叛逆举动,把低年级反抗高年级专注政策的故事拍成超现实主义的政治讽刺寓言。从入校到暴动,一切都那么克制。当代男校里的学生深着19世纪末的服装,变化无常的画面色彩,让影片具有'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神秘时代感。'出租车司机‘和主角同名,叫做Travis。

        DDT2011-03-04 12:35:54  

      几度想起another country里的场景,橙子男很像穿越到了英国公校的米国人。

        Silence✤✤2018-04-20 04:53:22  

      2018.4.19@ pcc会员优惠。影片发行四十周年纪念放映。一下子彩色一下子曲直短长,一下子现实一下子幻想。散场后我前面有个大哥笑着说这个好像他母校啊

        mecca2013-10-22 22:12:06  

      4- 过度自恋白羊男的祭青春作品,唱诗章回体是增进张力的偷懒做法。你要说冷酷而不失迷人地抨击体系体例也好,我却觉得更可能是未得安抚的荷尔蒙发了狂,顶多也是对时代性疯狂的过度迷恋和膜拜。有趣仅在YY界限的模糊化,曲直短长与彩迭替其实不出彩。

        悲辛無盡獨行夜2016-08-03 16:06:41  

      参加戛纳期间正值五月风暴爆发,电影节暂停,翌年春才颁发金棕榈给此片?似意味当时席卷欧洲与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造反精神合法化,而片中曲直短长彩色相交,想不出到底是何用意,原来是导演当时没钱,所以在室内低照度下为节约成本使用曲直短长胶片,

        墓岛GRAVELAND2021-08-05 19:23:24  

      One man can change the world with bullets。在《if》中,学生的教室,宿舍贴满的杂志如同一种政治波普,混合了社会事件,极权崇拜与力比多,最终这种暴力强度释放为一种暴力的强度。然而尽管如此,林赛·安德森的影片之中依然可以发现一种庄重,尽管这种庄重是反讽的。在他的电影之中,人物难以像特吕弗或戈达尔影片中的男男女女,垂手可得地脱离体系体例与学生之中形成的暴力等级的束厄局促,只要代表威权的曲直短长影像出现,场面就只能变得禁欲特别很是。真实的游击战在一场模仿二战的拟古游戏中爆发,而在枪响后,影片入手下手走向魔幻,例如从抽屉中起身而出的教导主任或是仓库中的畸形标本,教堂地下的鳄鱼。在片尾出现的片名“if”是一个虚拟语气,这些与现实脱节的元素意味着安那其式的爆发只能是一种想象,故事从未发生过,也永远不会发生。

        Comel2013-07-01 23:48:39  

      跟《死亡诗社》的煽情和媚俗相比,还是一次淋漓尽致的反抗更让我兴奋。结局虽然是理想化的戏剧结果,但有了全片慢节奏的铺垫,一切都更易让人理解

        欢乐分裂2017-12-10 15:45:05  

      #重看#曲直短长章节的交替,残酷血花中盛放的自由代价,只有少年的热血才无惧评论辩论死亡,才会在幻想的翱翔中挣脱藩篱;最终章怒火四溢,呼应片名if。

        Sabrina2017-12-24 14:57:42  

      这种校园欺凌我们以为只是个体之间的,在英国这种寄宿学校,我们以为是老生对新生的某种秘而不泄的“传统”,但本片直指学校领导方面实际上是最大的欺凌者,他们教导学生的那些美好品质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是本片的意义。只是本片选角让我分不清老师和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也不大可以或许区分隔隔离分散来。

        JeffLivorno2017-09-25 22:37:19  

      上承让维果《操行零分》,镜头脱衣剪切忆及《尼斯印象》,情欲对啮片段拍得很美。这部金棕榈契合当时的政治语境,但目下当今看来有点沉闷无聊。

        YiQiao2020-10-15 11:29:45  

      三星半//学校即社会 反抗只是入手下手 电影不会为我们展现故事的结尾//反抗所有的一切 不相信所有的一切 就像电影中的反类型也会成为一种类型 这也是道无解题//又能列出一串相关影片 零分操行 发条橙 放大 出租车司机 大象

        M. Dzvonski2015-02-26 17:57:26  

      Another ruddy attampt on decustructing society, damn bolshy.

        somnambuleNRR62012-01-23 22:23:25  

      从头至尾冷暴力充斥情节推动,表面上鞭挞教育制度,少年溢于言表的面部表情与不达时宜的举止与其抵抗希望解脱(如最后举枪射杀宗教礼拜的众“魔鬼化身”),曲直短长与彩色交替出现,我的理解是曲直短长画面为现实残酷面,彩色带有虚构成分,结合片名最后那一幕似真非真,而马尔科姆叛逆少年形象则就此无法摆脱

        与碟私奔2020-12-16 21:13:49  

      为了一个可能的“镜头”观看这部DVD时代很热门的电影,虽然我认识碟封画面,但是我肯定没有看过,借着高清版本重新看过。其实,一起就是青春的假设和“如果”也叫假如… 曲直短长和彩色画面交替场景出现暗示青 6 8 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但是光开枪没有流血和死亡的画面等于青年人的白日梦一样“反乌托邦”,而出现了“与时俱进的”领袖照片,说明那个时代的“革命的”普遍性。

        影毒肥佬2018-05-30 12:54:41  

      大結局是假如嗎?影評會安排是次大銀幕重映,找來六大影評人一起映後談,主講此片的正是一位有份挑選香江電影節片單的影評人,按報紙所說他之前分別拒絕了兩部(與這部英倫反叛片有類似背景)講述香江67年大事的電影在電影節放映,引起風波;此次他所在學會又策展此次放映,係要幫澄清還是要借此對他質詢呢.....

        agean2008-05-20 22:59:05  

      不错的college主题电影,以校园枪击结束,导演对音乐(唯一的一首主题曲)和部分情节的迷幻手法处置惩罚的很好,malcolm继发条橙之后再度将叛逆的青春诠释得极为地道。

        Autodidact2017-11-30 14:24:13  

      理性的画面气势派头 放荡不羁的反抗策划 压迫不仅是一声声鞭笞 更存在于篇章段落的画面之外 暴力变成了冷暴力 反抗是to do 不是to think, to talk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吹法螺伯爵2022-12-11 14:31:48  上海

      继承自让·维果《操行零分》发展而来的对寄宿制学校的猛烈抨击,并由此象征外在学校的僵化教条的资产阶级社会,然而林塞有意没有沿用《操行零分》中经典的的偏执式构图,以怪异而机械的对称体式格局强调这种寄宿制学校去小我私家特质化的教育方法,妄图将所有学生变为一味服从命令的机器零件,一种被大他者奴役的客体躯壳,相反,《如果》不经古典叙事的诱惑,一步步溃败倒向主流电影的怀抱,68年的“五月风暴”也可被视为曾聚在同一标号下发起“新浪潮”运动的电影工作者们各奔前程的迁移转变节点,林塞则明显是倾向于罗西式“微观政治片”流派的电影作者,将电影语言的突破演进作为反资产阶级权势巨子话语的利器,挑破虚伪的表层,但在《如果》中这一前卫实验却被简化成MaleGaze的典型段落,就连彩色与曲直短长胶片的交替都显得苍白而无力。2022.12.2

        九尾黑猫2008-05-31 23:52:00  

      思想比电影本身更有价值,但是结果已经过了很多年,观赏价值少了些。用曲直短长片断给电影分段狠傻。。勇气可嘉

        上林苑2012-10-02 20:40:55  

      麦克道威尔反叛但不邪恶的角色,林赛安德森写实的幻想

        合纥2008-05-07 22:37:30  

      愤青电影的延续。什么叫间离效果?看了这片子,即使说不出所以然来,也至少能有直观的感触感染。感觉这样气势派头能使观众孕育发生一种漠然的情绪。

        阿巴厮2013-03-07 22:22:56  

      放到目下当今看,对学校刻板教育的批判,无疑有点弱,看的其实不过瘾,即便有最后那段对射,也始终是幻想的。但是曲直短长彩色的切换,以及超现实主义的闪现,还是让电影有很多灵动。而且《发条橙》也因此而来吧!

        麻麻睇2011-06-06 20:34:08  

      素昧平生的体系体例,近似的遭遇。那些被符号化的红卫小兵,镇压着集中营里的反动派。革命总得有人牺牲,哪怕是误伤错杀。驱赶白色恐怖,那年是红色欧洲的一九六八年。

        赱馬觀♣2009-03-29 18:30:30  

      https://douban/people/hitchitsch/status/2400027830/

        RIC2012-03-10 02:10:36  

      又一个Travis------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Fleurs.哼哼2019-02-01 10:46:38  

      那是一段与生俱来的叛逆,不屑,憧憬,抵抗,怀疑,每时每刻想与这个世界为敌,这个世界也无时不刻的充满恶意,会以千般手法,将萌芽掐毙。慢慢地,大部分人,缴械投敌,和曾经的敌人狼狈为奸,轮回着去压倒新的一批。还有一群人,倔强且天真的守护着被嘲讽的朝气,不羁。没有如果,如果是失败者的自诩。

    46
    收起资料

    如果电影票没有看可以退吗     如果电影院只有一个人可以随便坐吗     如果电影票没有看时间过了可以退吗     如果电影的编剧对于古典原著小说太过计较     如果电影院只有一个人还放吗     如果电影院有人喧闹该怎么做     如果电影没有人电影院还会放么     如果电影票丢了怎么办     如果声音不记得电影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Copyright © 2019-2024 · 23影视 www.kmycjn.com